摘要

GTC——AI领域最为重要的会议之一。2021年及之前的GTC,英伟达往往会发布最新款显卡、组织计算机图形学术会议等,2022年的GTC,AI便悄然露面,英伟达发布了H100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Grace CPU。而2023年的GTC,CEO黄仁勋说出那句著名的“我们正处于AI的iPhone时刻”,人类的历史进程伴随着AI走到了分水岭。2024年的GTC有望如期而至,我们应如何把握重点,将AI算力、AI应用的研发成果映射到投资逻辑中?


B100芯片关键词:功耗密度、内存带宽。B100有望在本届GTC露面,根据英伟达路线图,H200的继任者或将是B100,而H200的功耗已经达到700W左右,B100的性能若按照英伟达给出的参照,有望大幅超越H200,功耗亦有望随之攀升,很可能达到1000W级别的水平。超微电脑此前在财报法说会上表示,当前风冷可以满足600-700W功率的GPU散热,而到了1000W以上的工况时,散热问题将凸显,我们认为,液冷有望在B100及之后的时代迎来用武之地。


内存带宽制约GPU性能发挥,B100有望配置HBM3E,带动服务器互联带宽再上一个台阶。根据英伟达路线图,B100有望使用HBM3E,或将配合800G端口的Spectrum-X交换机搭建算力集群,随着B100的发布,800G有望迎来大批放量,同时,800G的放量并不代表光连接的带宽需求止步于此,英伟达的身后,还有AMD等厂商“虎视眈眈”,芯片性能竞赛难以停歇,我们认为英伟达或将继续缩短芯片迭代的间隔,1.6T就在不远处。


如此多的算力给谁用?且看AI应用落地。本次GTC将有1000多家来自各行各业企业参加,包括亚马逊、甲骨文等云厂商和Anthropic、Cohere等AI独角兽,300多家参展商将展示企业如何部署英伟达平台,以在航空航天、农业、汽车和运输、云服务、金融服务等行业实现突破。此次GTC还将重点展示生成式AI在影视领域的应用,多模态AI有望再次给我们惊喜。


AI是否可以脱离电脑屏幕?具身智能是答案。在ITF World 2023半导体大会上,英伟达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AIGC的“智能”表现在能够进行上下文理解和情景感知,输出文字、图像、声音,而具身智能能够在物理世界中进行操作和感知,输出各种机械动作。通过对物理环境的感知和实际操作,具身智能可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和数据,进一步提高对环境的理解和决策能力。按照具身智能的定义,目前具身智能的实例繁多,其中包括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


具身智能有望催化下一波人工智能应用的浪潮。例如特斯拉推出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波士顿动力的Atlas和Spot就具备接近具身智能的能力,它们可以通过机器人的身躯来模拟人类或动物的行为和动作,更加逼真地与人类进行互动。算法侧,特斯拉的Dojo AI超级计算机项目用于加速训练和推理具身智能模型,英伟达的多模态VIMA可以驱动机器人识别物体并做出动作。我们认为,具身智能凭借物理反馈、物理输出的特性,将是继AIGC之后的又一个现象级AI应用。


算力——
光通信:
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算力调优/调度/租赁:恒为科技、思特奇、中科金财、东方材料、博睿数据、中贝通信、中科曙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

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佳力图。

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

卫星通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震有科技、华力创通、电科芯片、海格通信。


数据要素——
运营商: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BOSS系统:亚信科技、天源迪科、东方国信。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一、投资策略:GTC将至,算力再预热

本周建议关注:


算力——
光通信:
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算力调优/调度/租赁:恒为科技、思特奇、中科金财、东方材料、博睿数据、中贝通信、中科曙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

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佳力图。

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

卫星通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震有科技、华力创通、电科芯片、海格通信。


数据要素——
运营商: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BOSS系统:亚信科技、天源迪科、东方国信。


本周观点变化:

 

情绪高涨,龙头新高。中际旭创本周突破了2023年6月20日达成的170.00元纪录,并成功稳定在了新高的箱型波动区间。我们认为,这既是硅光等光通信概念的持续催化所为,亦是对本月GTC大会的情绪预热。我们建议重点关注3月18日GTC大会的显卡新品、液冷需求、显卡互联带宽、机器人等概念。

 

液冷元年,龙头受益。液冷技术发展已久,但此前主要驱动力为PUE值相关的政策驱动,实际应用中风冷依旧占据主导地位,究其根本在于风冷尚能满足大部分散热需求;算力时代来临,GPU服务器起量,液冷落地的驱动力发生根本性变革,我们认为2024年是国产算力加速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液冷散热的放量元年,核心标的:英维克,同时建议关注:曙光数创、高澜股份、申菱环境、飞荣达等。


二、行情回顾:通信板块上涨,光通信表现最佳

本周(2024年3月4日-2024年3月8日)大盘收于3046点。各行情指标从好到坏依次为:上证综指>沪深300>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万得全A>中小板综>创业板综。通信板块上涨,表现优于大盘。



从细分行业指数看,光通信、运营商、量子通信、云计算分别上涨7.0%、5.9%、1.8%、1.6%,表现优于通信行业平均水平;卫星通信导航上涨0.3%,物联网、移动互联、通信设备、区块链分别下跌0.6%、1.1%、1.2%、3.3%,表现劣于通信行业平均水平。


本周受益光通信概念,光迅科技上涨17.99%,领涨板块。受益国产算力概念,精伦电子上涨17.38%,受益光通信概念,博创科技上涨16.84%,受益国产算力概念,日海智能上涨15.33%,受益基本面向好,*ST榕泰上涨11.95%。



三、周观点:GTC将至,算力再预热

GTC——AI领域最为重要的会议之一。2021年及之前的GTC,英伟达往往会发布最新款显卡、组织计算机图形学术会议等,2022年的GTC,AI便悄然露面,英伟达发布了H100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Grace CPU。而2023年的GTC,CEO黄仁勋说出那句著名的“我们正处于AI的iPhone时刻”,人类的历史进程伴随着AI走到了分水岭。2024年的GTC有望如期而至,我们应如何把握重点,将AI算力、AI应用的研发成果映射到投资逻辑中?


B100芯片关键词:功耗密度、内存带宽。B100有望在本届GTC露面,根据英伟达路线图,H200的继任者或将是B100,而H200的功耗已经达到700W左右,B100的性能若按照英伟达给出的参照,有望大幅超越H200,功耗亦有望随之攀升,很可能达到1000W级别的水平。超微电脑此前在财报法说会上表示,当前风冷可以满足600-700W功率的GPU散热,而到了1000W以上的工况时,散热问题将凸显,我们认为,液冷有望在B100及之后的时代迎来用武之地。


内存带宽制约GPU性能发挥,B100有望配置HBM3E,带动服务器互联带宽再上一个台阶。根据英伟达路线图,B100有望使用HBM3E,或将配合800G端口的Spectrum-X交换机搭建算力集群,随着B100的发布,800G有望迎来大批放量,同时,800G的放量并不代表光连接的带宽需求止步于此,英伟达的身后,还有AMD等厂商“虎视眈眈”,芯片性能竞赛难以停歇,我们认为英伟达或将继续缩短芯片迭代的间隔,1.6T就在不远处。



如此多的算力给谁用?且看AI应用落地。本次GTC将有1000多家来自各行各业企业参加,包括亚马逊、甲骨文等云厂商和Anthropic、Cohere等AI独角兽,300多家参展商将展示企业如何部署英伟达平台,以在航空航天、农业、汽车和运输、云服务、金融服务等行业实现突破。此次GTC还将重点展示生成式AI在影视领域的应用,多模态AI有望再次给我们惊喜。


AI是否可以脱离电脑屏幕?具身智能是答案。在ITF World 2023半导体大会上,英伟达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AIGC的“智能”表现在能够进行上下文理解和情景感知,输出文字、图像、声音,而具身智能能够在物理世界中进行操作和感知,输出各种机械动作。通过对物理环境的感知和实际操作,具身智能可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和数据,进一步提高对环境的理解和决策能力。按照具身智能的定义,目前具身智能的实例繁多,其中包括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


具身智能有望催化下一波人工智能应用的浪潮。例如特斯拉推出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波士顿动力的Atlas和Spot就具备接近具身智能的能力,它们可以通过机器人的身躯来模拟人类或动物的行为和动作,更加逼真地与人类进行互动。算法侧,特斯拉的Dojo AI超级计算机项目用于加速训练和推理具身智能模型,英伟达的多模态VIMA可以驱动机器人识别物体并做出动作。我们认为,具身智能凭借物理反馈、物理输出的特性,将是继AIGC之后的又一个现象级AI应用。


本次GTC,英伟达将联合25家机器人公司发布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投资者可以跟踪学习以下重要论坛:


  • Robotics and the Role of AI: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S62315]

  • Panel Discussion on the Impact of Generative AI on Robotics [S63034]

  • Robotics in the Age of Generative AI [S61182]


四、康普:生成式AI如何变革数据中心光连接?

C114讯 去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红遍全球,迅速展现出变革经济社会的巨大潜能,吸引了科技巨头纷纷参与其中。网络基础设施也随之而动,尤其是数据中心,为应对不断算力飙升产生的海量数据传输需求,整体建设思路向智算中心演进,其中备受业界关注的光模块,迅速向400G/800G升级,今年已规划到1.6T光模块应用。


康普企业网络大中华区技术总监吴健补充,AI在许多领域都引发了热门话题,包括大模型训练、文本输出和视频输出等。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智算中心或大数据中心,尤其是AI对布线产生的潜在影响,布线是“基础设施中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迭代速率超乎想象,据Dell’Oro预测,未来2-3年,800G以上连接的比例将超过一半。


吴健强调,400G之后,光纤连接占据数据中心的主导地位。AI驱动数据中心的高密度、高速率、低延时、无损耗连接,这对综合布线带来了严峻挑战。尤其是考虑到,AI按目前的速度发展,800G和1.6T的部署将会非常迅速,数据中心的高速互联已成刚需。


Propel解决方案就是对上述四个要求的集中响应。Propel的特点包括支持MPO16,一个连接器中有16条光纤,实现了8发8收功能,从而容易实现400G、800G、1.6T等速率的迭代;支持OM5多模光纤,实现了多车道(多波长)并行;支持VSFF(“微双工”)新一代连接器,可缩小连接器件的尺寸,适应未来高密度连接的需求;支持APC端面、研磨面,减少回拨损耗。总而言之,Propel作为一个融合平台,支持数据中心面向AI时代演进。


“数据中心连接实际是在一个集中场地的高密度连接,连接需求的速率提高,会带来光纤使用量提高。所以,随着数据中心业务创新,首要特点是光纤用量大幅增长。” 吴健表示,在大规模部署中,高性能数据中心尤其是智算中心这类场景中,铜缆不再扮演重要角色,数据中心综合布线正在逐渐进入高速光纤的时代。


我们认为,生成式AI的迅速发展,推动数据中心海量数据传输需求,带动力光纤技术的深刻变革。康普公司推出的Propel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了数据中心传输速度提升和高密度连接的需求,更预示着行业变革的广泛潜力。


五、Dell'Oro报告:2023年全球WLAN市场收入创100亿美元历史新高

C114讯 来自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WLAN供应商在2023年经历了过山车之旅。2023年上半年WLAN市场收入有所增长,但在第四季度大幅萎缩,暴跌26%。尽管在年末经历了震荡,2023年全年WLAN市场收入仍创下了10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Dell'Oro Group研究总监Sian Morgan表示:“2023年第四季度,企业和分销商的WLAN产品库存泛滥,这导致了消化期的出现——在部署过去几个季度发货的设备时,采购暂停。全球所有大区市场的WLAN设备销售均出现了萎缩。我们预计这种低迷将持续到2024年。那些从现有客户获得经常性收入而不是仅仅依靠新发货销售的供应商,预计在低迷时期会表现得更好。瞻博网络(Juniper Networks)在2023年第四季度WLAN市场表现突出,尽管市场环境艰难,该公司仍实现了同比和环比增长。此外,华为在全球多个大区市场的WLAN产品销售额均实现了同比增长。”


这份2023年第四季度WLAN市场季度报告的其他重点内容包括:


·两年多来平均价格首次同比下降——但控制器(Controller)和许可证(License)价格除外,它们经历了相当大幅的增长。


·与2023年第三季度相比,2023年第四季度室内Wi-Fi 6E AP销售收入占比持平。Wi-Fi 7是唯一一项实现环比增长的技术。


·全球所有地区的WLAN收入均出现同比下降,其中对中国市场的销售是所有大区中下降幅度最小的。


·来自公有云托管WLAN(Public Cloud-Managed WLAN)的收入连续第二个季度同比收缩。


我们认为,Dell'Oro Group的最新报告揭示了2023年全球WLAN供应商的市场变化,尽管市场环境不确定,但技术的进步和稳定的客户需求为瞻博网络、华为等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市场。

六、IDC:2027年中国ICT市场规模超6888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4.9%

C114讯 据IDC《全球ICT支出指南:行业与企业规模》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ICT市场总投资规模接近4.7万亿美元,并有望在2027年增至6.2万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8%。


IDC预测,2027年中国ICT市场规模接近6,888.4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9%。其中,消费端受增速较慢。不过,消费端ICT支出正在复苏,2024年终端市场将迎来触底反弹。



从企业视角来看,2023年中国企业级ICT市场规模约为2,432.9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6.5%,持续高于GDP的增速。自2022年起中国企业级ICT市场以每年8.7%的复合增长率增长,2027年中国企业级ICT市场规模接近3,500亿美元。这主要归因于企业和组织在数字化、人工智能、云等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以及云计算部署模式是企业ICT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从增速上来看,企业级ICT硬件支出继续超过GDP增长,五年复合增长率达8.7%,在去掉设备支出后,增长速度更快。中国企业级服务器和存储投资五年复合增长率达8.5%。中国IaaS支出增速继续超过其他硬件支出增长,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7.4%。


我们认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以及云计算部署模式依旧推动着中国ICT市场健稳发展。这反映了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


七、Arm加入AI-RAN联盟:Neoverse产品更新为RAN提供更大支持

C114讯 今年的巴塞罗那 GSMA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4),AI成为靓丽的主角,在展馆内身影无处不在。电信行业与AI密切相关,如何利用AI赋能5G网络创新,成为业界探讨的热门话题。


MWC24上还有一个重磅新闻:AI-RAN联盟(AI-RAN Alliance)宣布成立,旨在将AI融入蜂窝技术,以进一步推进无线接入网络(RAN)技术和移动网络的发展。


Open RAN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真正实现大规模部署,当前的市场仍然非常开放。但正如其他技术的发展路径一样,Arm相信 Open RAN 会先经历部署阶段,然后再进入到优化阶段。对Arm而言,关键在于持续不断地为行业提供兼具最佳性能和最佳效率的解决方案。


在MWC24上,Arm展示了近期发布的第三代 Arm Neoverse IP以及两款全新的Neoverse 计算子系统 (CSS) 产品,其中Arm Neoverse CSS V3是高性能V系列产品组合中的首款Neoverse CSS产品,与CSS N2相比,其单芯片性能可提高50%;Arm Neoverse CSS N3拓展了N系列CSS产品路线图,与CSS N2相比,其每瓦性能可提升20%。此外,Arm 全面设计 (Arm Total Design) 生态项目取得了新进展,发布4个月时间,已有 20 余家合作伙伴加入了这一项目。


Arm 还在其展位上,展示了一系列基于 Arm Neoverse 的 5G 平台演示,凸显了 Neoverse 的可扩展效率、每瓦性能和总体拥有成本 (TCO) 收益。在 AI 时代,随着数据和连接性的增长,这些优势将尤为重要。



我们认为,Arm展示的全新的Neoverse 计算子系统 (CSS) 产品,强调了高性能和高效率的重要性,展示了其在优化网络性能和支持软件生态系统方面的能力,揭示了电信行业AI时代正快速发展。

八、政府工作报告两度“点名”量子技术:新赛道须抢占先机

C114讯 3月5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发布。在总结2023年政府工作成绩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两度点名量子技术,肯定了中国量子产业取得的成绩,并为后续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量子技术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大背景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研究,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并在网络安全领域以及多个行业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以量子计算为例,市场咨询机构IDC预计,全球投资金额预计从2022年的11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76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增长率达48.1%。


全球主流国家纷纷布局。截止2023年10月,各国规划量子技术投资金额超过280亿美元。从量子企业数量、量子专利申请、量子产业应用等维度看,美国实力最强且持续加大投资,中国处在第一梯队,英国、加拿大、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紧随其后。


电信行业“大国工匠”、中电信量子集团研发与运营中心副总经理罗俊对量子大观表示,量子技术具备很高的门槛,需要企业拿出“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战略决心去投入,需要产业界构建从底层技术到行业应用的良好生态,也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学习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后,让我们感到很振奋,对未来发展也更有信心。”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科研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也指出,开辟量子技术新赛道,有利于通过“量子+”的方式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催生新质生产力。


我们认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突显了量子技术在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不仅肯定了量子技术至今的成果,也鼓励业内相关企业的创新发展,为行业未来注入新的政策活力。

九、全球首条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正式商用,技术突破助力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建设

C114讯 3月8日,中国移动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宣布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正式商用,年中将全面实现“东数西算”8大枢纽间高速互联,届时中国移动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首个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络运营者。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李慧镝表示,中国移动践行央企担当,把握时代发展和网络转型的机遇,不断强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优化构建“4+N+31+X”算力布局体系,加强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率先提出“九州”算力光网络演进体系,并围绕“六光六极”目标愿景,协同国内产业链、独立自主攻克400G三大技术难关,实现关键技术、核心器件全面独立自主,为“光电贯东西、一网通九州”的算间智联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推进算力跨地域、跨层级发展,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注入新动能。


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是长距离光信号传输网络设备,能连接边缘、中心和枢纽集群算力,是算力网络的连接中枢。通过400G QPSK高性能编解码技术、C6T+L6T超宽频谱、饱和光功率动态均衡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为枢纽集群算力并网、协同提供了超大带宽、超低时延、超高容量、超高安全、超高能效、超高智能互联等保障。相比上一代干线网络,传输带宽提升4倍、网络容量超30PB、枢纽间时延均低于20ms、关键主用链路时延降幅达20%、安全能力全面升级、单比特能耗降低65%、单比特成本下降20%。


我们认为,中国移动宣布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正式商用,代表了科技领域的重要进步,将为中国算力的跨地域、跨层级发展奠定基础,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开辟便捷道路。

十、卫星产品渐入消费级趋势 或将点亮未来经济灯塔

C114讯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卫通将向市场提供更多的消费级卫星互联网产品,联合航空公司推出航空卫星互联网产品流量套餐。随着卫星互联网商业化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全球商用卫星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商业巨头加入商用卫星领域赛道,未来,商业航天这个巨大“蓝海”将掀起巨浪。


商业航天助推卫星产业持续火热


“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商业航天首次在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被提到。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商业航天这片新蓝海的潜能将被进一步挖掘。


为了抢抓商业航天发展重要机遇,北京、西安、深圳、上海、武汉、宁波等多个城市纷纷出台促进商业航天发展相关行动计划或是配套政策,加快航天全产业链布局。卫星产业作为商业航天的核心一环,其赛道随着华为、荣耀等终端大厂以及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的加入,未来发展潜力也十分巨大。


我们认为,随着政策激励、技术进步,终端大厂和运营商的加入,商业航天也打开了更多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行业潜力无穷,卫星产业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十一、工信部指导中国电信首次获批卫星通信国际电信码号资源

C114讯 工信部官方表示,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已获得国际电信联盟批准,取得 E.164 码号(882)52 及 E.212 码号(901)09,分别作为天通卫星业务的用户拨号码号和网络识别码号,这是我国电信企业首次获得用于卫星通信业务的国际电信码号资源。中国电信依托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及网络已在国内面向公众用户提供包括卫星移动语音、短信等在内的手机直连卫星服务。


目前,“天通一号”卫星网络通过中国电信提供中国国内的卫星电话运营服务,电话号段前缀为 1740。值得一提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华为 Mate 60系列的卫星电话功能就是基于该卫星网络提供。


工信部指出,此次获批国际码号资源后,中国电信可面向“天通一号”卫星覆盖区域的国际用户提供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服务,还可为海洋运输、远洋渔业、航空救援、旅游科考等多个领域提供稳定可靠的移动通信服务。


我们认为,中国电信获得国际电信码号资源,卫星覆盖区域将更广泛,移动通信服务将更可靠,不仅为用户提多元通信选择,还极大推动了我国卫星通信行业的发展,有助于我国通信行业与国际化接轨。

十二、风险提示

AI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4年3月10日发布的报告《国盛通信 | GTC将至,算力再预热》,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宋嘉吉S0680519010002songjiaji@gszq.com
黄瀚S0680519050002huanghan@gszq.com
赵丕业S0680522050002zhaopiye@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通信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通信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