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Mass Adoption Would Ruin Crypto. Keep It a Niche》

撰文:Daniel Kuhn,Consensus Magazine 副主编

编译:Chris,Techub News

我认为加密货币保持小众化可能是更好的。

迄今为止,加密货币领域最大的危机无疑是 FTX 的迅速崩溃。当时,这个后来被证明是 Sam Bankman Fried 个人「小金库」的交易所是全球第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它的倒闭在整个行业引发了震荡,不仅导致比特币价格大幅下跌,还拖垮了一系列公司。

在 2022 年末,这家曾经最受消费者欢迎和信任的加密货币公司被揭露的公然欺诈行为似乎证实了这一切不过是用来掩盖欺诈的幌子。如今,情况有所好转,但人们仍然担心行业内有公司会重蹈覆辙。对于资深的加密货币投资者和观察者来说,这种情况一直以来都是正常的:自 2014 年比特币市场崩盘以及 Mt. Gox 的失败和随后的反弹以来,市场的周期性波动被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但一个成熟的行业却将这种「繁荣与萧条」的周期视为常态,这种态度难道不奇怪吗?在我看来,任何区块链或 B2C 应用 的大规模采用,都取决于其代币的价格,或者说整个行业不会总面临即将崩溃的风险。

这就是问题所在。在很大程度上,加密货币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它的增长。这种每隔四年左右市场兴奋时的狂喜与萎缩时的绝望交替,是加密货币追求大规模采用的结果。

不顾后果的普及

这个过程很清楚,是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所说的「非理性繁荣」的教科书案例。重塑从货币到互联网本身的承诺引发了人们的兴趣,人们买入去中心化的梦想(或者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快速赚钱的承诺),人气推动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又反过来推动更多人投资,直到某些东西崩溃。

区块链技术最初是为了减轻或替代一些可能会导致失败的问题而设计的,这些问题通常是为了使加密货币更易于接受和使用而存在的。很多人认为大众可能不会自己保管加密货币。然而,如果不是自托管,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核心意义就会丧失。那些试图让加密货币变得更易用或更易接受的措施,往往是导致失败的根源,因为它们背离了区块链去中心化和自我保管的初衷。

Galaxy Digital 投资银行公司研究主管 Alex Thorn 说「普及带来的风险在于新进入者不理解比特币的核心原则:去中心化、自托管、硬通货等。如果新进入者不学习、理解并接受这些核心信念,这些特性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再存在」。

去中心化与大规模普及之间一定是相互制衡的状态,普及意味着遵守法律(这通常与加密货币的价值观相悖)并创建简单的使用门槛,如果加密货币过于普及,你就有可能破坏它真正有用的特性。Colorado Boulder 大学媒体研究教授、《Governable Spaces》的作者 Nathan Schnieder 说「融入主流金融系统,最终会让这项技术的重要特性丧失。」

这一观点得到了都柏林大学学院讲师 Paul Dylan-Ennis 的呼应,他表示「加密货币是一个无法接受自己是亚文化的亚文化。我们的大多数问题都源于『迎接下一个十亿用户』将如何导致核心特性的衰退。」

「杀手级应用」一直存在

开发者、创始人和投资者花了 15 年和数十亿美元寻找区块链的「杀手级应用」,但讽刺的是,它其实早就存在了。

中本聪以及真正追随他的人,已经构建了可以随意使用且不容易被夺走的工具。

这就是加密货币的全部意义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没有人用比特币买咖啡,但许多人使用 XMR 在暗网购买各种物品。如果你观察加密货币如何真正与现实经济相连接,你会发现它基本上应用在小众领域。比如黑市或灰色产业、稳定币汇款通道和加密货币爱好者之间的流通。

请注意,这些都是巨大的市场。但今天,正如加密货币似乎正处于突破边缘的时期一样,这些使用方式与加密货币的投机使用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在投机使用中,资本进进出出,从一种币跳到另一种币或从一个协议跳到另一个协议,导致上涨的行为,本质上创造了一个循环经济。

这没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赌博也是一种用例。但如果人们希望加密货币能被生产性地使用,开发者、创始人和投资者应该为那些真正需要抗审查货币和工具的人构建产品。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有限的受众。

这只是我的意见,很多人不同意。

其他观点

Web3IsGoingGreat 和《Citation Needed》的作者 Molly White 认为「加密货币已经成为主流。虽然有些项目仍然很小众,但随着 Brian Armstrong 和 Sam Bankman Fried 的事件,以及 BlackRock 和 Fidelity 推出比特币现货 ETF,我认为这艘船可能已经启航了」。

隐私倡导者、教育家和门罗币用户 SethforPrivacy 有不同的看法。他说:「不幸的是,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比特币的必要性,也不愿意承担那么多的个人责任,因此我们必须集中精力改进比特币,帮助那些今天已经意识到其必要性的人。」

人权基金会首席战略官 Alex Gladstein 说「正是去中心化使得加密货币能够真正走向全球。比特币能够崛起的唯一原因是它最具赛博朋克特质,它不属于任何人,由用户而不是国家或公司运营。」

以太坊倡导者 Emmanuel Awosika 表示「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想要隐私、抗审查和对抗国家攻击的保护的产品。」

Awosika 补充说到「我们应该探索如何将加密货币尽可能多地推广到更多人手中。」同样,因「Roko's Basilisk」而闻名的 Roko Mijic 认为,实际上是「规模」赋予了去中心化工具力量,这在比特币因为矿工分布在全球各地而难以被攻击这一点上得到了验证。「你不能在一个小规模的加密网络中抵抗审查,因为政府会直接摧毁整个网络」。

Moonstone Research 创始人 Justin Ehrenhofer 在芝加哥表示同意这一观点,他指出,货币只有在被广泛接受时才有用,因此「应该专注于构建吸引外部用户的系统」。不过他也补充说,「随着大规模采用,加密货币的精神已经有所退化,因为普通用户将他们的财富存储在托管交易所中。」

我想真正的问题是「加密货币的核心价值观和加密货币的广泛应用到底有谁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