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Chain全景解析:如何將公鏈生態推向主流用戶?

Abstract Chain 成立於2024 年3 月,是一條基於以太坊的Layer 2 區塊鏈,採用零知識加密(zk)技術,致力於為主流消費者提供無縫且差異化的Web3 體驗。此鏈採用帳戶抽象機制,簡化錢包設定與鏈上簽名流程,降低入門門檻。透過zk-rollup 技術,Abstract 提供低成本、高吞吐量的鏈上交易能力,為消費者類應用帶來可擴展性和安全性。

Abstract Chain全景解析:如何將公鏈生態推向主流用戶?

TL;DR

  • Abstract Chain 於2025 年1 月推出,是一條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區塊鏈,致力於推動加密技術的大眾化普及,打造一個易於存取、富有參與感的平台。
  • Abstract Chain 擁有原生帳戶抽象化所帶來的流暢使用體驗,並藉助已建立的Pudgy Penguins(胖企鵝)和PENGU 粉絲群體優勢,憑藉其獨特用戶結構提供差異化價值。
  • Abstract 的成長策略圍繞著建構一個數位化的娛樂主題樂園:擁有自己的入口網站平台,整合直播與獎勵系統,並吸引應用程式開發者加入生態體系。
  • 截止到今年5月底,該直播平台已吸引超10,000 名主播,日均用戶參與時間超過7 分鐘,30 日留存率達40%,直播功能已成為主要競爭優勢之一。
  • Abstract Chain 現已實現大規模應用:皮夾註冊用戶近200 萬,日活皮夾約10 萬,每日鏈上交易約70 萬筆,反映出平台活躍度極高。

引言

Abstract Chain 成立於2024 年3 月,是一條基於以太坊的Layer 2 區塊鏈,採用零知識加密(zk)技術,致力於為主流消費者提供無縫且差異化的Web3 體驗。此鏈採用帳戶抽象機制,簡化錢包設定與鏈上簽名流程,降低入門門檻。透過zk-rollup 技術,Abstract 提供低成本、高吞吐量的鏈上交易能力,為消費者類應用帶來可擴展性和安全性。

儘管區塊鏈生態系統競爭激烈,但距離真正的大規模主流用戶採納仍有一段距離。早期如Arbitrum 與Optimism 成功解決了效能瓶頸,吸引了加密原生用戶。但要實現所謂的“消費級Crypto”,還需打造出兼具低門檻與高黏性的Web3 平台。

TON 與Kaia 等早期探索曾試圖透過整合Web3 到Telegram 與LINE 等主流社群平台,降低用戶獲取成本。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這類依賴Web2 平台生態開放的模式,在歐美等成熟市場仍難以落實。

Abstract Chain 選擇了另一條路徑:透過將加密技術直接嵌入消費者應用,推動用戶端無感直接使用。 Abstract 的主網於2025 年1 月上線,同時推出門戶平台Portal,作為其遊戲與應用生態的入口。 Portal 不僅是內容展示窗口,也是一個互動性極強的線上目的地,整合直播、獎勵、收藏品及Spotlight(應用程式推薦)等板塊,創造具有黏性的使用者體驗。這項策略使Abstract 區別於其他鏈,成為其成長的核心引擎。

Abstract Chain全景解析:如何將公鏈生態推向主流用戶?

Abstract 的商業飛輪

一條新鏈的發展通常從建立開發者生態開始,透過開發鏈上應用與引入DeFi 協議,逐步提升鏈上鎖倉量(TVL)。為了吸引用戶,專案方常透過空投等方式激勵參與。

這些模式的網路效應主要依賴使用者持有的鏈上資產。例如以太坊早期由NFT 熱潮驅動,而Solana 最近則因meme 幣爆紅。這些原生資產將使用者綁定在鏈上,同時驅動開發者圍繞趨勢建立應用。若用商家類比,這類方式更像是吸引顧客使用某種特定支付卡,僅能在某些店鋪中消費。

Abstract Chain 則採取了不同的路徑。它不以資產累積為核心,而是將門戶平台(Portal)打造成動態線上中心,圍繞以下三大功能設計:

  1. 基礎服務:錢包、法幣入口、Token 兌換等工具,提供進入生態的能力;
  2. 使用者互動:直播與獎勵中心增強使用者黏性;
  3. 專案發現:Spotlight 板塊引導使用者探索新內容。

此系統確保新用戶可快速接取Web3,而老用戶則持續被新內容吸引回歸。

再用商場作比,Abstract 更像是經營一家繁榮的大型購物中心:整合多家商鋪於一地,並在中央舞台持續舉辦表演活動,保持高流量與活躍度,讓顧客持續回歸,享受其中。

接下來的分析將圍繞三個關鍵成長領域:用戶流入>>門戶承接>>應用生態驅使。它們共同構成Abstract 平台商業飛輪的核心組件。

Abstract Chain全景解析:如何將公鏈生態推向主流用戶?

A. 使用者引導

Abstract 的初期用戶基礎,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與Pudgy Penguins(胖企鵝)IP 的關聯,同時輔以極簡易用的設計理念。雖然Pudgy 與PENGU 的粉絲仍在不斷湧入Abstract,但其順暢的引導體驗,使得這條鏈在將關注轉化為真實用戶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簡易上手體驗

Abstract Chain 致力於透過消除傳統障礙來簡化使用者入門流程。其原生帳戶抽像功能可讓使用者像註冊普通網站帳號一樣輕鬆建立Abstract 帳戶並啟用錢包。用戶無需管理私鑰、也無需頻繁簽署交易。帳戶找回和轉帳操作就像瀏覽網頁或玩遊戲一樣直覺。此外,鏈上採用零知識rollup 技術,確保極低的gas 費用與高並發能力,為鏈上互動大幅降低了成本。

用戶建立帳戶後,即可立刻透過Portal 使用所有基礎加密工具。位於頁面左上角的錢包支援即時交易功能,並提供儲值選項,包括橋接和法幣入金服務,方便快速存入資金。 Portal 的交易板塊支援原生幣種兌換,無需額外搜尋第三方服務。這些整合功能共同降低了使用門檻,使用戶能毫無障礙地連接到鏈上世界。

Pudgy 粉絲作為早期用戶基礎

Abstract 借力於Pudgy Penguins 擁有的龐大且活躍的粉絲社群。 Pudgy Penguins 在X(原Twitter)、Instagram 和TikTok 上合計有超過300 萬粉絲,同時擁有超過50 萬PENGU 持幣者,為Abstract 鏈提供了現成的用戶池。在Abstract 的Portal 中,Pudgy Penguins 的形象無所不在,彷彿是迪士尼樂園中的米奇老鼠:它出現在行銷橫幅、用戶頭像、直播貼紙中。對於PENGU 的持有者來說,Portal 還具備實際用途——他們可以用PENGU Token 打賞直播,這是其中一個可以使用PENGU在Abstract上的場景。

這種IP 與平台功能的協同效應極大地促進了Portal 的成長——主線上線兩個月內就吸引了161 萬個錢包啟動。更關鍵的是,由於Pudgy 與PENGU 的粉絲分佈廣泛,Abstract 的用戶畫像也與TON、Kaia 等其他消費級加密生態系統不同。 Abstract 吸引了大量來自已開發市場的用戶——其中17.4% 來自美國,其餘用戶主要分佈在歐洲和東亞國家,包括德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與香港。這群用戶群對消費型應用極具價值,為Abstract 打造高品質消費生態提供了強大基礎。

Abstract Chain全景解析:如何將公鏈生態推向主流用戶?

資料來源: Abstract Official

B. 入口網站平台

Abstract 的門戶平台被稱為“數位樂園(Digital Theme Park of Fun)”,它不僅是用戶發現熱門應用和創作者的場所,同時也是用戶管理資產與獎勵的核心介面。

早期數據顯示Portal 表現亮眼。截至2025 年3 月,Portal 擁有超過60 萬月活躍用戶(MAU)與10 萬日活用戶(DAU),用戶每日均停留時間超過7 分鐘。 Abstract 的全球錢包(AGW)用戶中,有40% 在創建錢包後30 天內仍會回來進行至少一次交易,這一留存率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Abstract Chain全景解析:如何將公鏈生態推向主流用戶?

直播功能

直播是深受全球年輕人喜愛的媒介。 Web2 平台如Twitch 每月可吸引2.4 億名唯一用戶,遍佈世界各地。對Abstract 來說,直播不僅是用戶回訪的理由,也可提昇平台黏性與變現潛力。直播已被驗證可以促進遊戲及商品銷售,與Abstract 打造娛樂生態系統的目標高度一致。

Abstract Chain全景解析:如何將公鏈生態推向主流用戶?

Abstract 推出的「邊看邊賺」(Stream-to-Earn)模式鼓勵用戶參與互動,包括打賞、評論、送禮等方式,讓主播和觀眾均能獲得代幣、獎勵或經驗值(XP)。此外,「關注」與「推薦」功能有助於建立社群氛圍,推動用戶持續存取與社交傳播。

截至2025 年4 月底,Portal 已累積超過數千名主播,直播觀看總時數超過50 萬小時。部分頭部主播甚至單次收到高達9 ETH 的打賞。前100 名主播佔據平台打賞收入的重要份額,個人月收入在$4,000 到$5,000 之間,互動用戶超過4,000 人。

獎勵與聲譽系統

許多加密項目透過積分機制激勵用戶早期參與,但真正完善的忠誠度和聲譽系統在鏈上生態中依然稀缺。 Abstract 借助XP 與徽章系統(Badges)搭建起這樣一套基礎設施。

Abstract 使用鏈下XP 作為主要激勵工具,鼓勵符合目標行為的參與者。內容創作者可透過直播互動獲得XP,開發者完成用戶活躍任務獲得XP,一般用戶則可透過綁定社群帳號或使用推薦應用程式等行為取得XP。

同時,徽章功能使用戶能展現自己的成就。根據行為與任務等級,不同類型的徽章會被鑄造為鏈上NFT 或在App 內展示,成為使用者身分的一部分,逐步形成完整的聲譽體系。

目前該系統仍處於早期階段,功能限定在Portal 內。但未來,XP 與徽章系統可望擴展至整個Abstract 生態,發展為一套覆蓋全生態的忠誠度與聲譽框架,服務開發者與用戶兩端。

應用發現

Portal 也扮演Abstract 生態的「應用商店」角色。 「發現」版塊展示由用戶投票選出的優質應用,並根據類別劃分板塊,包括:數位收藏、遊戲、NFT、社交、AI、交易以及預測市場等。使用者可以使用Abstract ID 直接登入這些應用,立刻開始體驗,無需繁瑣註冊流程。

C. 應用生態

對任何一條區塊鏈來說,最終的成功取決於其是否能孵化出一個豐富多元的應用生態。對Abstract 來說,其使命是吸引來自Web3 專案和主流機構的消費性「好玩」應用。

Web3 專案

Abstract 完全相容於EVM(Ethereum Virtual Machine),既支援現有以太坊智能合約的遷移,也方便跨鏈部署。平台推出「駐場開發者計畫」( Builder-in- Residence Program ),為開發者提供市場支援、技術輔導和每月津貼。開發者可基於用戶參與度獲得每月XP 獎勵,表現突出的專案還有機會獲得額外激勵。直播平台也會透過嵌入連結推廣特色遊戲,為應用程式導流。

遊戲是吸引Web2 使用者進入Web3 世界的重要切入點。在Abstract 的十大熱門應用中,已有八款為遊戲產品。熱門遊戲包括《Pudgy World》、《 Bigcoin 》、《BTC Mining Game》,冒險類作品如《Onchain Heroes》和《 LOL Land 》,還有YGG 推出的Pudgy IP 遊戲,以及像《Gigaverse》這樣的社群計畫。

透過與Magic Eden 和OpenSea 等NFT 平台合作,Abstract 實現了遊戲資產的買賣和交易,進一步豐富了遊戲生態。目前已有超過120 個項目部署在Abstract 上,涵蓋社交類應用如《 Gacha 》,交易平台如《 BuzzFun 》和《 Myriad 》,以及遊戲如《 Gigaverse 》《 Onchain Heroes 》《 Multiplier 》等。

Abstract 的強大用戶基礎使得新專案能夠快速獲得關注。例如,《Duper》和《Witty》上線僅數日即吸引5 萬用戶;預測市場《Myriad》在上線兩個月內吸引近50 萬用戶。這些成功案例大大提升了開發者信心,激勵更多團隊投入建置。

Abstract Chain全景解析:如何將公鏈生態推向主流用戶?

主流機構

Abstract 正積極與面向消費者的機構合作,如音樂和運動品牌,將其Web3 產品遷移至鏈上。例如,NBA Top Shots 一類的數位收藏會以NFT 形式發行,允許粉絲購買、持有和交易。這些運動與音樂迷正好與Abstract 的消費者定位高度契合。

對於尋找鏈上合作夥伴的機構來說,Abstract 具備天然優勢——以太坊級的安全性、用戶友好的介面、低門檻的存取方式,都是其核心賣點。雖然目前具體合作尚未全部官宣,但一旦啟動,預期將為Abstract 帶來大量主流Web3 用戶,讓他們真正沉浸在鏈上體驗中。

近期,Oracle 紅牛車隊(Oracle Red Bull Racing)在Abstract上推出名為In the Moment 的鏈上粉絲互動項目,面向Z 世代與A 世代年輕群體,結合F1 經典時刻,引入數位所有權與互動體驗。該計畫讓觀眾從被動觀看者變為積極參與者,是一項為期多年的策略部署,旨在藉助鏈上可收藏、可互動的方式,吸引年輕人將興趣轉化為歸屬感甚至「股東」意識。

核心概念:消費級加密

Abstract 聯合創始人Luca Netz 明確指出:Abstract 的使命是打造「消費級加密」——即構建「服務數十億人日常生活、滿足其個人需求的區塊鏈應用」的大規模普及路徑。

他們認為,引導前5,000 萬用戶接入加密世界的最佳方式,就是圍繞「非剛需消費」場景,也就是那些帶來樂趣、激發情緒共鳴,並且能透過加密技術增強體驗的活動。

Abstract Chain 就是這個消費加密願景的主要承載平台。區塊鏈技術獨有的特性-數位所有權、抗審查性、無國界支付能力,使得遊戲、社交、表情文化(meme)、收藏品等消費場景得以產生前所未有的使用者體驗。 Abstract 將透過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設計,徹底釋放這些潛力,讓數百萬用戶的日常生活變得更有趣。

正如Abstract 聯合創始人兼CEO Michael Lee 所言,這一代用戶已經徹底改變了娛樂、音樂與奢侈品行業:從出版商變為主播,從觀眾變為運動員,從企業變為創作者,從價格標籤轉向文化價值。 Abstract 的使命是讓「快樂、所有權與創造力」回歸每個人的手中,並讓這一切觸手可及。

同時,這種「基於非剛需消費驅動成長」的策略,也意味著Abstract 可能會有意忽略某些主流區塊鏈所重視的技術堆疊,例如高級DeFi 模組、DePin(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路)、RWA(現實世界資產)等。因此,使用者不應指望Abstract 能像以DeFi 為中心的鏈那樣迅速推高TVL。

Abstract Chain全景解析:如何將公鏈生態推向主流用戶?

初期鍊錶現

2024 年7 月,Abstract 正式從幕後走向台前,宣布完成由Founders Fund 領投的1,100 萬美元融資,並同步上線公測網路(Testnet)。隨後,主網於2025 年1 月27 日正式上線,首批即有超過120 個應用程式部署。

截至2025 年5 月下,Abstract 已創建近200 萬個錢包,部署合約總數達140 萬個,鏈上總價值保障(TVS)達到5,340 萬美元。 3 月初單日交易量一度達到150 萬筆,後穩定在50 萬筆左右;到5 月為止,累計鏈上交易數已達6000 萬筆。

平台30 天內的活躍度也展現出強勁勢頭:排名前五的應用總收入達185 萬美元,NFT 的交易總額突破1,040 萬美元。 Abstract Chain 尚未發布原生代幣。由於zk-rollup 技術本身不需要鏈上代幣用於支付gas 費,因此未來的Abstract 代幣在功能設計上將需要跳脫傳統模式,賦予其全新的實用價值。

Abstract Chain全景解析:如何將公鏈生態推向主流用戶?

鏈上指標對比

Abstract 的市場策略(GTM)專注於消費者採納,而非傳統的DeFi 鎖倉量(TVL)或開發者生態佔有率。因此,其目標用戶群包括NFT 收藏者、玩家、主播和社交平台的休閒用戶。

從2025 年2 月到5 月,Abstract 的TVS(Total Value Secure)成長了150%,從2,000 萬美元躍升至5,000 萬美元。活躍地址高峰曾達200 萬,之後穩定約50 萬個。同期累計交易量達6,000 萬筆。 Abstract 初期專案集中在NFT 與遊戲兩個垂直領域,精準呼應其「面向消費者」的定位,力求搶佔鏈上消費市場。

與其他鏈對比,在主網推出後的前三個月,Abstract 的增長已超越ZKsync Era(一條領先的zk 以太坊擴展網絡),其活躍地址數與交易量已逼近TON。而像Base 與Arbitrum 這樣的成熟rollup,則為Abstract 提供了可對標的EVM 成功案例,成為其追趕的目標。

Abstract Chain全景解析:如何將公鏈生態推向主流用戶?

結語

Abstract 團隊率先提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加密生態建構模式,意圖推動Web3 邁向大眾主流。他們的願景,即“消費級加密”,已在Pudgy Penguins IP 的成功擴展中得到驗證,如今通過Abstract 鏈作為承載,進一步放大成一個生動、持續運營的線上聚集地。

線上目的地(online destinations)若想成功,必須藉助網路效應,這就要求不斷吸引新用戶、接取創作者、服務開發者。 Abstract 起步階段借助Pudgy 粉絲群與原生直播平台,為其用戶成長與留存提供了堅實基礎。

未來要想實現指數級擴張,Abstract 需挖掘真正的“殺手級應用”,很可能將從遊戲與流行文化領域率先突破,同時吸引流量型創作者與全球品牌接入其平台。

同時,消費加密這條賽道也正在快速升溫。 TON 與Kaia 背後有社群媒體平台,Base 與BNB 則有交易所支持,Sonenium 由機構推動。這些競爭者正紛紛加入主流化之戰。儘管「主流市場的加密應用」仍是一片藍海,但這些多樣化的嘗試正在相互啟發、激發創新、加快整個產業向主流進發的步伐。

分享至:

作者:Animoca Research

本文為PANews入駐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PANews立場,不承擔法律責任。

文章及觀點也不構成投資意見

圖片來源:Animoca Research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關注PANews官方賬號,一起穿越牛熊
App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