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央行开始认识到,鉴于经济体系中的现金水平不断下降,发行CBDC有助于央行货币在零售层面保持关联性。

原文作者 | VAISAKH E HARI (The Week)

编译 | Aileen

央行数字货币(CBDC)或者说主权货币的数字代币是当前金融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国际清算银行2021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全球超过86%的央行正在积极研究CBDC,14%的央行已在部署CBDC试点工作。美国康奈尔大学国际贸易政策高级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在其《货币的未来》(Future of Money)一书中探讨了CBDC的优缺点。以下内容是对该书中一段对话的编辑摘录:

对于终端用户而言,当下CBDC具备什么实用功能?

对于所有考虑发行CBDC的央行而言,这都是一个基本问题。与实物现金相关的用例是什么?许多央行开始认识到,鉴于经济体系中的现金水平不断下降,发行CBDC有助于央行货币在零售层面保持关联性。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私营领域的商业目标是提供快速、高效和低费用的数字支付服务。当然,这一领域同样存在竞争,网络效应导致了这一市场的竞争力降低。如果设计得当,CBDC将可以促进私营领域在支付方面的创新。

CBDC的设计可能性有哪些?去中心化账本技术是否真的有必要在其中发挥作用?

在基本层面上,零售CBDC可以采取两种形式。其中有一种非常简单的、基于价值的手机应用选项,仅可用于转账。许多拉美国家都在使用这类CBDC,但这类CBDC在功能上存在局限性且不可扩展,并非CBDC的通用形式。

另一种形式是基于账户的CBDC,这类CBDC更具发展前景。经济体系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央行钱包或账户,这样既有利也有弊。基于账户的钱包将允许更多的公众参与,实现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但也同样存在一些潜在问题。

如果有了无息CBDC账户,人们可能会将存款从商业银行系统中提取出来,这不仅对于美国等低利率国家来说是一种特殊的风险,处于金融动荡时期的新兴市场国家也将受到影响。

其次,无息CBDC账户还可能引起另一种风险,即限制金融领域创新。央行开始就信贷管理、支付等方面在经济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不是一个好的结果。然而,这一切都有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

中国等国家已经建立了双层系统,数字钱包不是由央行管理,而是由商业银行等一线运营商管理。央行只提供代币及使用这些代币的底层支付基础设施,KYC等流程的管理由商业银行来负责。这种双层系统降低了资本从传统系统外逃的风险。

CBDC还可能意味着可编程货币的兴起。央行可以在CBDC的帮助下采取哪些策略?其中一个颇具争议的建议似乎是利用附有“到期标签”的货币来刺激消费。

诚然,CBDC类智能货币可以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和货币政策机会。然而,这是一条有点冒险的道路。如果货币带有到期标签,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同单位的央行货币开始以不同的额度进行交易。

更有甚者,如果政府开始使用此类货币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在我看来,这将引起社会层面的诸多担忧。虽说CBDC可用于实现许多目标,比如经济学家所说的“直升机撒钱”(即时、有针对性的转账)。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还是应当稍作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