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内容脉络,用技术挖掘开启经济纪元

资本市场和网络世界每天都有新的词语诞生,元宇宙突然火爆,成为了舆论和风暴中心。

2021年被一些人称为元宇宙元年,但早在2021年之前,一些有关元宇宙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了,最广为人知的要数2020年底马化腾提及的全真互联网,其本质上与元宇宙概念相似。真正让元宇宙成为“爆款”的事件,应该是2021年初 的Roblox上市。

虚拟世界沉浸体验

Metaverse(元宇宙)是Meta(超越)+ Verse (宇宙),一种超越现实的虚拟宇宙。在这个与现实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通过各自的“化身”进行交流。具体一点来讲,元宇宙是如何构建的?元宇宙,利用区块链、虚拟空间、AR/VR等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最重要的技术,即为AR/VR技术,也就是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英文名为Augmented Reality,缩写为AR,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虚拟现实,英文名为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除了VR眼镜、算力提升数倍的芯片、最低延迟的网络通信也是元宇宙的必需品。

元宇宙是互联网发展后期的高级产物。元宇宙的互联网世界中,人们不仅可以输出文字、图片、2D视频,还能通过沉浸式影像,完成“面对面”互动体验,也就是在新的互联网里再造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在这个网络里,人们通过AR/VR这样的虚拟现实技术完成生活体验,进而塑造自己的虚拟身份、虚拟社群,并通过虚拟世界,填充自己的精神生活。甚至,人们还可以通过开发虚拟房产、虚拟艺术品、数字货币来构建一整套经济系统。

和一般游戏不同的是,元宇宙,有一个现实和虚拟世界的接口。电影《头号玩家》中也作出了类似的解释。男主角通过穿戴VR设备,可以通过网络接入一款叫“绿洲”的游戏平台。在这个所谓的“绿洲”里,用户可在线上买游戏装备,线下收货;通过在线下挣钱充值,到线上消费,定制自己的虚拟形象,既能满足线上游戏体验,又能社交,还能通过充值来实现技能和形象的提升,不断将虚拟自我完美化。

现在的互联网世界虽然已经可以满足人们从起床到睡觉间的各种使用需求,但这还远远不够,元宇宙的目的是让用户不自觉地自然融入互联网虚拟世界中。如果说短视频是为了让你尽可能多的花时间刷它、外卖是让你多次点它、游戏是让你多花精力玩它,元宇宙则是让用户从睁眼醒来醒来、甚至包括睡觉时间,都沉浸在互联网世界中,与之逐渐融为一体,不可自拔。

现实世界商业展现

有关元宇宙的讨论仍然还在继续,并且不断有新的人物加入进来。或许,正是由于不断有人加入到元宇宙的论战里,所以,才会让人们对于元宇宙的看法变得愈加清晰。这是好事,我们应当支持。透过人们对于元宇宙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两条道路:一条是基于商业层面的,一条是基于哲学层面。如果我们将那条基于商业层面的道路,看成是理科道路的话,那么,基于哲学层面的道路,元宇宙则是一条通往商业底层思维逻辑的道路。

目前的元宇宙相关概念应用仅仅在游戏层面,要想达到真正建立起绝对沉浸式的虚拟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技术还是想象空间。2016年,VR/AR曾火爆一时,当时也不乏巨头下场参与、资本疯狂投资,最后因为技术不成熟、内容不成形宣告失败,落得一地鸡毛。眼下VR/AR技术日臻成熟,芯片发展也日新月异,计算速度更是大幅提高,但这还远远不够。毫无疑问,元宇宙并不是一场盛大的泡沫,但目前各项相关硬件与软件均仅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离真正的规模化应用,及实际投资盈利,还有漫长遥远的路程。

元宇宙这个概念火爆之后,市场出现了许多鼓吹虚拟世界就快来临、元宇宙未来几年千亿市场的声音,但就目前看来,许多支撑元宇宙的底层技术都还处在应用的萌芽阶段,而所谓天量市场也多是以存量市场偷换概念来预估的。很多技术成熟或市场地位稳固的现有公司都可以被归入元宇宙的大概念中。那么究竟是新的东西带来的元宇宙千亿增量,还是这些公司换一个概念把存量业务归为元宇宙概念而造就千亿估值值得我们去思考。

回顾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最重要的指标为移动互联网渗透率和用户时长,它们代表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基于这些流量产生收益。根据国际电信联盟,2020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为43.2亿,渗透率为54.68%。在2020年疫情催化下,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并未出现较高的增长。移动互联网增速见顶,本质是由于传统智能手机功能的边界已至。移动互联网尽管在社交、支付、游戏等领域形成了对线下的部分替代。但是办公、线下社交、线下娱乐等领域,移动互联网无法形成替代,元宇宙如今就在布局这些赛道领域。

元宇宙更多的功能,将产生更长的用户时长。打造元宇宙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元宇宙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更多替代。例如VR办公,可以将原有现实中的工作移至元宇宙世界来实现。更多的功能替代将产生更长的用户时长,突破现有移动互联网用户时长的上限。提前布局下一个世代的社交,Facebook广告业务将受益于时长的增长。基于流量的广告业务将直接受益于用户时长带来的流量增量。

发展前景螺旋式增长

Facebook对元宇宙的明确布局,从2014年Facebook收购Oculus开始。从近年来的布局来看,Facebook主要围绕硬件和生态两方发力,以寻求硬件渗透率提升,带动用户增加、创作者可以获得更多收入,再推动渗透率提升的螺旋增长。Facebook产品运营第一阶段所采用的策略,为后续的变现做铺垫,届时将是开发者-功能/内容-用户-商业化-开发者的良性循环过程。

 

基于商业层面的讨论,不断为基于哲学层面的套路提供实践支撑;而基于哲学层面的讨论,则不断为基于哲学层面的讨论提供理论支撑。但凡是厚此薄彼的看法,都不能够真正明白元宇宙真正内涵,更不能够找到元宇宙的正确发展道路。从商业角度来看,以元宇宙为主导的新发展时代,的确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以Facebook为代表的科技公司之所以如此激进地投身到元宇宙的洪流里,更多地是对于历史的一种顺应,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迎合资本这么简单。在互联网时代落幕已然成为定局的大背景下,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加持元宇宙来找到更多新的发展机会。

 

真正的元宇宙,应当是一个以新技术为底层支撑,以新商业为外在表现,以新生活为根本形态的全新时代。除了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元宇宙的出现之外,用户新需求的转变,特别是以Z世代为主导的新用户的产生,同样需要我们用新的商业模式来满足用户的这些新需求。相对于传统互联网的线上和线下为主导的二元的发展模式,用户开始对三维的、立体的新体验充满期待。而这正是元宇宙真正要达成的。无论是Facebook主打的元宇宙社交,抑或是将来元宇宙与更多的商业形态产生联系,他们更多地是基于商业实践探索的角度衍生而来的。

 

每一个新事物的产生,总是有人欢呼雀跃,总是有人戴着审视的眼镜看待。对于元宇宙,同样如此。在扎克伯格宣布全力加持元宇宙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开始质疑了。只是在那个时候,他们并未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而已,现在,当刘慈欣开始对元宇宙质疑的时候,他们就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并且以此来寻找证明元宇宙在商业上探索不成功的说辞。

 

大数据杀熟、垄断的产生等诸多衍生于互联网情境之下的矛盾和问题,正在越来越多地困扰着行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促进行业发展的一种动力,而是变成了一个障碍。

如果仅仅只是将元宇宙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事物,很显然是不正确的,元宇宙应当是与互联网一样的全新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下,理应有新的技术,新的商业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全新的生活方式,如同我们正在经历的互联网时代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