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毕彤彤 来源/PANews

说话有条不紊、严丝合缝,可能是顾晨炜与数据打了二三十年交道的“职业习惯”。一贯低调的他并不经常接受媒体的采访,用他的话是,更多时间花在研究用户的需求,打磨科技技术,真正实现“智慧金融,人人可享”。

1.jpg


金融科技创业 拒绝“快餐文化”

顾晨炜的职业起步于被国内金融科技人士顶礼膜拜的美国Capital One,1996年加入Capital One后从分析师做起,直到担任欧洲大陆区首席风控官。随后他被挖到香港渣打银行任决策委员会成员。2009年,国内还没有兴起金融科技概念时,顾晨炜回国创立大数据驱动的金融数据咨询公司——信策数据,在同一年作为记账工具的挖财成立了。

4年后,2013年,挖财与信策数据合并,顾晨炜担任总裁,而挖财的董事长兼CEO则是阿里巴巴第46号员工李治国,他曾主导和开发了阿里巴巴最B2B最重要的产品之一“诚信通”,随后创建O2O平台口碑,并被阿里收购。挖财也逐渐从记账理财平台转型为专业的综合理财信息服务平台。

从记账起步,挖财是个忌讳“快餐文化”的公司。

“金融科技最早的企业来自欧美,如P2P平台Prosper,在创业前我们也去考察,但是发现难度有点大,尤其是涉及到借款双方信任的问题,很敏感。与此同时,他们也看到,美国因为报税制度,可以产生了专门记账的平台,而国内因为金融服务增多相应账单增加,未来也会有报税、抵扣的情况,果然报税这件事情今天就发生了。正好移动互联网来了,用手机记账十分符合用户的需求。” 顾晨炜在接受PANews采访时称。

在顾晨炜看来,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而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一开始选择P2P借贷的模式,而从记账起步的挖财可以了解用户的需求,是需要理财还是需要借贷。“所以我们从账单做起,路长一点,但是更贴近人的根本需求”,他说。

顾晨炜和挖财团队深切的感受到国人如今的“财富焦虑”。“今天养大一个孩子很不容易要400万,我们跟客户打交道,感受得到这种焦虑。我们不是在赚快钱,而是有使命在这儿,用我们高科技的手法,把最新的一些服务产品带到我们的客户,这是我们要重点发展的方向。”他说。

金融科技需要时间的积淀,最忌讳“快餐文化”,顾晨炜表示,“挖财经营了将近十年,是金融科技领域的长期耕耘者。

金融有底线 财商需提高

而挖财不仅是金融科技的耕耘者,也是个守护者,这体现在他们对规律的敬畏。

“所谓‘互联无边界,金融有底线’,其实本身也是这个意思,因为金融有它金融本身的规律,金融本质上就是把资源跨时空来进行分配。有些人有多的钱,有些人需要钱,我帮他分配一下。但既然跨了时空,就存在信任问题,就要有一个契约,所以无论你科技如何发达,从打算盘到后来有键盘,现在用手机。金融的本质是不会变的。”顾晨炜补充道,有契约就会有违约,就会有风险,会有劣币。

纵观市场,顾晨炜发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消费金融发展路径是一样的,如今出生在优渥经济环境下的90后们更加敢于提前消费。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发展速度更快,很多东西似乎是一下子就到来。无论是财富端还是资产端都会存在迷茫、盲目。

对普通投资人而言,很多投资人并非愿赌服输,前期对风险认识不足,后期会有一些要求高回报的心态。这与成熟的市场是差距较大的,投资人的认知还需要循序渐进的发展,公众的财商还需要逐渐提高。

在消费端、信贷端也是一样的,因为成熟市场走的时间比较长,信用的概念深入人心,还有征信的基础设施都比较好。顾晨炜表示,“大家在供给侧给到消费者的产品也很丰富,定价也比较合理。在需求侧,也会量入为出,他觉得自己有保障,可以借钱过更好的日子,但是他会算,大概每个月还多少,怎么来做规划,整体是比较成熟的。”

而在国内消费端还出现两极化,比如很多70后是不借钱的,而95后相对他们的收入而言一下子借很多,当碰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跟银行信用卡或者贷款方合理沟通,重新安排债务,而是更多的采取了逃废债的方式。

“其实在这个时候,一方面科技是可以帮到大家更好的认知,同时科技也可能让他发展过快带来风险,这是我们现在要注意的现象。”顾晨炜总是辩证的看待事物。

智能金融 科技为器

学计算机出身的顾晨炜更能理解金融科技一词中的科技含金量。比如用户隐私、数据保护、区块链征信、智能流量这些都是挖财想打造的智慧金融。

顾晨炜告诉PANews,挖财对用户隐私保护方面非常看中,作为记账工具,用户可以选择完全私密地使用这个数据,就不去注册也不去云端备份。也可以选择注册和去云端备份,这样他所有的终端都可以拿到数据。

“一旦用户信任我们,我们就要对得起这信任。第一有技术手法;第二是要拿到各种各样的资质;第三个还有管理,怎么管理的,有几把钥匙,这几把钥匙怎么配在一起才可以。”

   

顾晨炜解释道,第一个是要完全符合《网络安全法》,合法,确实发自初心为客户,他给你信任,你就要看管好这些数据。其实有很多APP使用就需要注册手机号或者是邮箱,我们并不非常强求,除非你自愿,我们第一是把选择权给客户;第二个是在过程中间非常强调技术;第三个是管理上密钥的管理做到非常严格;第四是要有权威认证,CFCA、等保、ISO90001,拿到这些资质都是挺不容易的,按照这些资质我们觉得必须要做这些事情,才能真正做好我们客户的财务信息的安全问题。

为了更好的保障数据安全,挖财还推出了“双子星计划”,将后台应用在不同的地域放置多份,每份的功能完全一样且同时服务,当其中一份出现问题时可以立刻切换到另一份,从而规避像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断电、光缆被挖断这样的偶然情况及其他未知故障,有效保证服务能力及信息安全。

在技术方面,区块链领域挖财同样也在积极尝试。据了解,其区块链项目“财富链”已经完成基础设施的搭建与个人数据安全授权机制的建设。后续将致力于行业区块链联盟的建立,数据价值交换体系的打造,以及行业区块链联盟内激励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怎么样让客户能够信任你,区块链可能是一种解决方案。所以我们有在这块上面做探索,国外的征信也在做探索。国内行业的也在做探索,目前还是属于比较早期的研究阶段,还没有到完全开发推出市场,但是行业也在探索,未来可能要推标准什么的,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们非常愿意参与进去。”顾晨炜称。

谈及区块链,顾晨炜认为目前最大的困难来自项目的成熟度本身。目前还属于早期大家都在探索过程中,就像现在到5G了,之前2G、3G、4G的时候也非常多,这个技术本身也在完善。

从业之初,顾晨炜就与数据打交道,把零散无章的流水表,变成一个能评判信用水平的资产负债表,为用户制作画像,这也让挖财具备了智能流量的基础。

据顾晨炜介绍,在今年很长一段时间,各种权益类的资产表现并不好。相反来说黄金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华安基金有一个黄金指数的基金。我们根据我们用户的特点,帮他做了一个新的产品“挖黄金”,这非常适合于客户的需求,也非常适合于我们合作伙伴的需求,无论是开户数还是销售额都做得非常好。

“我们特色就是不光是流量,这个流量是带智能的,这个智能不光是帮客户更精准地找到我们的金融机构,有的时候还可以把这个智能给到咱们金融机构,更加智能地去开发适合于我们客户的产品,它是一个双向的。”他说。

金融监管需有共创精神

“橘生淮南则为枳”,讨论到监管问题,刚刚从香港参加了行业会议的顾晨炜提醒道,要结合不同的的地区实际情况,不能将一切都“Copy to China”,借贷撮合在美国就几家,中国却有几千家。

  

“互联网用的‘共创’,我觉得在这个生态里面的每一个角色,监管也好,协会也好,具体的公司也好,包括很多有些是提供数据的,有些是提供工具的,大家要一起来为了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呵护它,这样才可能做好。”

顾晨炜也提及香港对区块链、金融科技将探索推出的“沙盒计划”,可以在一些局部的范围内,在一些影响可控的情况下,允许一些试点。所以我觉得,可以有所谓的沙箱思维、共创思维。但是最根本决定的,我觉得还是要有一个透明的思维,大家知道透明性是非常重要的,金融信用是要真实的。

谈及沙盒思维,顾晨炜补充道,“我觉得可以打开做一些思考,举个例子我们在深圳前海已经做了一些,我们现在在推科创板,某种意义上思维本质也是一个沙箱,所谓的注册制其实也是,在一个范围之内可以开始开放。所以无非名字上不太一样,有的地方叫沙盒,有的地方叫沙箱。尤其是面对现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环境,我们更应该在大胆和谨慎之间找到平衡。”

沙箱的好处是如果你犯错,这个错不至于致命,不至于损害很大。但顾晨炜同样也看到他的另一面,如果我在前海一个地方证明它成功,我把它搬到渤海,是不是还是成功?这里的节奏掌握,或者是看它的可复制性、可移植性,这个挑战是比较大的。

“但是相比0和1,一蹴而就,还是这样循序渐进更好一些。”顾晨炜时刻忌讳着“快餐文化”,敬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