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比推 Asher Zhang

与之前牛市相比,本轮牛市有很大不同,这都表现在哪些方面?机构、加密大户、加密交易所、散户以及项目方之间又上演了一场怎样的精彩博弈?对于本轮 Meme 热潮,市场出现明显分歧,如何看待本轮 Meme 热潮发展?未来,加密市场下一阶段将如何发展?

空投专业化,项目方与撸毛大户斗智斗勇

空投诞生于上轮牛市,经过发展,项目撸毛逐渐走向专业化,项目方和大户(专业撸毛者)之间上演了一场激烈博弈。

近期,多个知名项目开始进行大规模空投,市场不再是叫好一片,争议声一直未曾断绝,其中 ZKsync、Layerzero、以及 Taiko 颇具代表。

Taiko 选择不公布空投规则,市场骂声一片,项目方也不得不下场解释。Taiko 联合创始人兼 CEO Daniel Wang 在 Discord 发文回复称,规则不透明是因为透明也无法解决分歧,对‘公平’的定义每个人都有很强的主观性,我们无法统一,也不试图达成共识。

ZKsync 为曾经 Layer2 四大天王中发币最晚的 ZK 系龙头,最受期待,但也承受着巨大的争议。有参与者表示,「整体的女巫率很高,毕竟几百万个地址就留了不到 70 万。个人地址的命中率在 15% 左右,全是低保,加上 ZK 价格那么低,也没什么意思。」另外,从数据看,虽然 zkSync 桥接资产很多,但 TVL 仍然相对较小。

Layerzero 的「风闻奏事」更是深受市场评议,空投乱象尽数暴露。据 LayerZero CEO Bryan Pellegrino 此前透露,悬赏活动开始几个小时内收到了 3000 多份女巫举报报告和 3 万份申诉。在互爆制度下,乱象也开始显现。有撸毛工作室员工选择辞职举报内部账号、某项目的空投大户地址被举报、以及还有用户瞄准大户 / 撸毛 KOL 的女巫集群集中举报等,甚至市场还传出某安全机构一次性向 Layerzero 提交了 47 万个疑似女巫地址。

Meme 季代替山寨季,市场「互不接盘」,加密交易所骑虎难下

项目方空投的直接对立者是项目方和撸毛大户,但实际上机构、散户和加密交易所也在深刻被卷入。事实上,机构、散户、以及加密交易所也在进行着一场不同寻常的激烈博弈。

一般知名项目早期都会有大机构投资,比如上文提到的 ZKsync、Layerzero、以及 Taiko 等都有众多知名投资方。其中,Layerzero 的投资方包括:Animoca Brands、软银 CEO Rene Marcelo Claure 、Avalanche 生态基金、Polygon 生态基金、Fantom 生态基金、Dapper Labs、Kronos Research、Ethernity、ImToken Ventures、Matrixport、Gemini 等投资机构,以及天使投资人美国橄榄球运动员 Tom Brady、歌手 Justin Timberlake 以及耐克基金会主席 Maria Eitel 等。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一一列举。

一般机构早期投资者获得代币都有一定锁定期,之前投资知名项目大多数情况下是稳赚不赔,但现在已经大不相同。这是因为大量撸毛工作室等获得空投后持有很大筹码,其抛压会严重抑制价格长期上涨。项目代币空投前,撸毛工作室制造了大量虚假交易,这很有可能使得机构投资者误判项目估值,等待解锁时其赚钱的机会在大大降低。据《比推》报道,最新数据显示,空投事件一结束,ZkSync Era 的每周收入就从年初的 137 万美元大幅下降了 93.88%,目前仅为 8.3 万美元。

对于交易所而言,很多知名项目拥有众多机构投资,拥有好看的链上数据,拥有众多的持币用户,在这一众因素影响下,其不得不上线高估值的项目。但是,由于很多空投项目早期流通盘很少,其估值很高,伴随机构等锁定期结束,空投后链上活跃度陷入断崖式下跌,项目赚钱能力根本承接不了巨大抛压盘。这就使得交易所中的散户很难从这些项目中赚到钱。

正是基于上面这些原因,很多知名项目上线即新高,市场越来越缺乏散户接盘,但由于项目低流通量,其估值则仍然维持在高位,这就形成了散户不接盘现象。对于散户,其则开始转战 MEME 市场,毕竟公平发射,暴富效应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不过,对于机构投资者,Meme 币其多不屑一顾。风投机构 A16Z 的 CTO Eddy Lazzarin 发推表示:「Memecoin 改变了公众、监管机构和企业家对加密货币的看法。充其量它看起来像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赌场,或者是一系列掩盖赌场的虚假承诺。」这就形成了「机构不接盘」现象。

Meme 经济繁荣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从 2023 年开始,比特币率先开启 MEME 热潮,其中基于 BRC20 发行的 ORDI 大爆发,随后 BRC20 协议代币爆火;随后,ARC 20、SRC 20 等一系列的衍生创新标准上线,吸引很多市场注意力。除了比特币生态,Solana 上也诞生了本轮牛市最多的 MEME 龙头,比如 WIF、BONK、BOME、GUMMY、MANEKI 等。除了比特币生态和 Solana 生态,Ton 生态近日的 NOT,以及 Base 生态之前的 DEGEN 等也受市场关注。

不可否认,散户不愿意接机构的盘是其转向 Meme 市场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为什么真正爆火或者赚钱的 MEME 主要集中在比特币和 Solana 上,部分集中在 Base 以及 Ton 上。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为什么?推动本轮牛市 Meme 爆发的真正动力是什么?

本文认为,链上 MEME 繁荣的根本原因仍然是技术驱动带来的金融繁荣。当众多公链发展陷入停滞的时候,比特币和 Solana 在技术上为区块链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比特币拥有强大的安全共识,如果在其上搭建出强大应用,那么这将足以于传统金融等抗衡,这是比特币社区中一部分人一直以来的想法,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比特币才会分叉出 BCH 等。在比特币隔离见证升级之后,时隔多年,比特币进行了 Taproot 升级,比特币进一步扩容。正是这个技术上的「解封」,Ordinals 协议才有可能横空出世,这才进而引发了铭文热潮。由于 DeFi 等已经在以太坊网络上成熟,所以相对容易向比特币网络迁移,Unisat 等也就很快席卷币圈。后续比特币网络上新协议不断涌现,其实都有一定技术突破。BRC 20 虽然出现早共识强,但其会造成 UTXO 拥堵,长期看会危害 BTC 网络;ARC 20 因其染色币转移模型的简洁和 Bitwork 的 POW 挖矿范式而深受技术社区的喜欢,但其依赖隔离见证做数据存储也并不完美,后续代币拆分也遇到些麻烦;SRC 20 虽然可以不依赖索引器,但本身数据存储给 BTC 网络制造粉尘的问题并没有解决。Runes 的目前则是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每一次技术突破,相应都会有一个龙头代币,就像比特币诞生之初没有使用价值一样,其同样如此,随后模仿复制的往往价值难以持续。

从 2023 年之后,Solana 虽然经历了 FTX 崩盘事件影响,但其技术实力不容小觑,在性能上有望推动 Web3 应用出圈,其中 DePIN 赛道最为看好,其中有 Helium 、Render Network、IO Net、Nosana 等众多项目。在 Solana 上,最新热炒的也是这些知名项目,在其处于高估值后,资金呈现溢出效应,这也使得 Solana 上 MEME 代币承接了资金溢出效应。Base 依托 Coinbase,Ton 则在很大程度上依托 Telegram,由于其庞大用户,一些 MEME 龙头因而也获得市场关注。

应用为王,迎接 Web3 新时代

从 DenCun 升级之后,Layer2 的手续费大幅降低,性能得到明显提升。与此同时,ZKsync 作为曾经 Layer2 四大天王中最为看好的项目之一,其代币上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区块链技术实质上开始进入到应用阶段。因为撸空投而创造的虚假繁荣没有意义,是否能通过创造价值来支撑币价才是打破目前市场「互不接盘」现象的根本解决之路。只有创造真正的价值,项目方、散户、机构以及交易所的才会形成合力,创造出真正且巨大的区块链革命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