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準備如何監管穩定幣?

1 月31 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正式公佈《加密資產和穩定幣討論文件總結》,文件表示如果企業想在香港獲得穩定幣牌照,就必須在香港維持其主要業務,並在香港註冊實體公司。

什麼樣的虛擬資產在香港才算穩定幣?

香港金管局認為,穩定幣必須完全背靠高質量的流動資產(雖然並未規定哪些屬於高質量流動資產),並且可以按照面值贖回相應的法幣。換句話說,香港實質上給算法穩定幣和基於套利獲取價值的穩定幣關上了門。

去年Terra 穩定幣一夜蒸發400 億美元之後,各國監管機構對穩定幣監管尤其上心。

香港同樣保持審慎,香港金管局一名官員表示,監管將從不同實體的組織結構和業務細節入手,對其旗下各類數字資產採取靈活的監管措施。在實際監管過程中還會不斷與行業就具體細節進行磋商。

在新的監管制度下,新的牌照制度也上線。舉個例子,如果錢包提供商要開展服務,除了要獲得信託及公司服務提供商許可證,還要獲得新設立的穩定幣錢包許可證。

對於牌照之外的業務,比如借貸業務,則告別了錢包服務商。

香港準備如何監管穩定幣?

香港的監管立場有多堅定?

為保住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去年港府發布虛擬資產政策宣言,正式向全球加密人才敞開懷抱。

這也一度讓人以為,香港金管局的加密監管可能會放鬆。

實際上,香港金管局除了維持香港金融秩序之外,還有促進經濟發展的職責。這次監管會談也並非只有金管局一家在參與。

穩定幣行業四大塊,治理、發行、穩定儲備和錢包服務。金管局不僅全部邀請,在1 月最終敲定穩定幣監管方案時,除了加密公司,還邀請了支付寶、微信支付、萬事達、普華永道等58 家傳統銀行、虛擬銀行和跨境支付等公司共同參與會談,形成了全面的監管意見報告。

香港準備如何監管穩定幣?

HK bitEX 交易所的首席戰略官Ken Lo 表示,"穩定幣如果要促進下一個支付時代的到來",出路就在於香港的批發銀行和商業銀行的實力。

這就顯出香港監管的態度,將支持穩定幣行業在金融領域開枝散葉,同時也將利用金融領域的力量引導加密行業的合規。

律師事務所Dechert 的合夥人Michael Wong 表示,從之前與金管局就私募股權基金制度的討論來看,監管機構對待加密行業會採取友好的立場,“使其既能為行業服務,又能從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香港準備如何監管穩定幣?

在港設立實體可能弄巧成拙

一方面,穩定幣發行方在香港註冊獨立的實體能夠保證在港業務的獨立性,業務合規上更容易獲得監管。

對於Tether 這樣的穩定幣發行方來講,要在香港開展業務將免不了在香港註冊實體。

但目前操作是,金管局的監管制度要求發行方在香港註冊新的實體之後,必須以該實體的名義發布穩定幣,比如USDT 香港版。如果該穩定幣出現重大風險,投資人將無法向USDT 進行追訴。

更重要的是,因為是小實體發行的穩定幣,流動性就會成為問題。這既可能影響交易深度和交易對,也可能削弱加密行業對金融市場的帶動作用。

對於中心化交易所來講,金管局的立場是將其他虛擬資產交易和穩定幣交易分割。如果真這樣操作,用戶的交易成本會明顯增加。

OKX 全球政府關係官Tim Byun 表示,“即便每次交易金額是0.1 比特幣,都需要向資產保管人額外增加一道Gas 費用。”

原文:Lavender Au

編譯:0xAR

*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僅做知識分享,不代表情報處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地址:0 xd4 E129 dB6 cf93 b2 aeB90 FD71002 B278 C79 b557 a7